您现在的位置是:一諾世紀網 > 知识
沙河玻璃业始创于l980年
一諾世紀網2025-08-05 11:12:28【知识】8人已围观
简介沙河玻璃业始创于l980年,发展初期主要以碎玻璃为原料,采用小平拉生产工艺生产更新玻璃,产品主要应用于农村和小城镇的低层建筑。到l996年底,小平拉生产线达到128条,年产2000万重量箱左右,消耗全
沙河玻璃业始创于l980年,沙河发展初期主要以碎玻璃为原料,玻璃采用小平拉生产工艺生产更新玻璃,产业产品主要应用于农村和小城镇的概况低层建筑。到l996年底,行业小平拉生产线达到128条,资讯年产2000万重量箱左右,沙河消耗全国一半左右的玻璃碎玻璃。从l997年开始,产业在国家产业政策和市场变化的概况双重压力下,沙河玻璃开始了淘汰小平拉、行业更新改造的资讯二次创业。到2000年底,沙河大部分小平拉生产线完成了格法改造,玻璃并涌现了“一窑两线”以上的产业大格法生产线。进入本世纪以来,浮法玻璃开始占据主要地位,并新上了一批压延玻璃、凹蒙玻璃、乳化玻璃等玻璃初加工企业。回顾沙河玻璃20多年的发展历程,大致经历了规模扩张(小平拉)、淘小整顿、改造提高、升级换代四个阶段。
沙河玻璃产业发展现状。玻璃产业开始了新一轮的“上大淘小”、改造提升,由06年底的l76家224条生产线,减少为现在的95家140条生产线,年产量稳定在5000万重量箱左右,约占全国平板玻璃产量的12%。其中其中浮法生产线12条(迎新集团6条,安全玻璃厂4条,长城玻璃厂2条),产能约l800万重量箱。日熔化l00吨以上的“一窑二线”以上格法及压延玻璃生产企业36家75条生产线,产能约2380万重量箱。普通小格法生产线59条,产能约820万重量箱(目前这部分生产线已全部进入淘汰名单)。
目前,玻璃产业呈现以下三个特点:一是产业上档升级步伐加快。已经建成投产20条浮法生产线,此外,还有8条正在建设,浮法玻璃产品两年内将成为主流。如迎新玻璃集团分别从德国和美国引进先进技术,投入资金7.8亿元建设两条Low-E玻璃生产线;安全实业公司与中国建材全部工程有限公司合作,投入资金8亿元建设自洁净玻璃生产线;迎新集团、鑫利公司分别与武汉理工大学签订协议,合作开发光电转化玻璃和高硼硅玻璃;正大玻璃有限公司与中国建材全部工程有限公司签订协议,合作开发超白薄玻璃。这些先进玻璃生产线的建设,将带动我市玻璃产业实现一次新的跨越。二是玻璃产品呈现品种多样化。由过去的单一建筑平板玻璃向多品种、深加工方向发展。装饰装修玻璃已具相当规模。有l8条在线压延玻璃生产线,3条空心玻璃砖生产线,再加上90多家凹蒙、乳化玻璃企业,年生产装饰装修玻璃l000万重量箱左右。此外,还有微晶玻璃、中空玻璃、钢化玻璃等玻璃及深加工产品。三是沙河玻璃市场份额逐步扩大。经过多年的发展,玻璃业已成为我市支柱产业之一。全行业固定资产达50亿元,年产值约40亿元,直接容纳社会劳动力2万余人,带动相关行业就业约3万人。沙河玻璃畅销全国除西藏、宝岛外的所有省、区、市,已形成比较稳固的销售网络。近年来,沙河玻璃出口量增速较快,2006年出口额达2500万美元。
沙河玻璃产业发展措施。近几年,国家产业政策和环境政策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全部、国内市场出现非常大的变化,沙河玻璃产业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面对新形势,我们积较应对,变被动应付为主动求变,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为技术依托,采取一系列的有效措施,促使玻璃产业在上档升级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一是委托武汉理工大学编制了《沙河市玻璃产业发展规划》,并于2007年2月5日在北京通过了较好相关人士论证。二是针对我市玻璃行业人才短缺,企业技术含量较低,创新能力不强的问题,去年,我市与武汉理工大学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联合成立了沙河市玻璃技术研发中心,致力于新型玻璃产品的研发和技术改造,引导企业依托中心走“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道路。在中心的带动下,武汉理工大学与鑫利玻璃有限公司共同成立了沙河鑫利特种玻璃研究所,并在迎新集团建立了产学研基地。同时,安全实业有限公司、长城玻璃厂、正大玻璃厂等也与蚌埠玻璃工业研究设计院、秦皇岛玻璃工业设计院、洛阳工业研究设计院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三是为充分发挥企业的聚集效应,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我们规划了占地l7平方公里的金百家玻璃工业园区。目前,园区规模已达7.7平方公里,园区道路、排水、供电、天然气、通讯等配套设施已基本完善。成为河北省相关部门命名的十三家特色园区之一。四是加大对落后生产工艺的关停力度。截至目前,共关停84条生产线,拆除20条生产线。“十一五”期间,要完成淘汰落后生产能力l800万重量箱以上。同时,严把项目的准入关,禁止建设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
沙河玻璃产业未来发展构想。按照《玻璃产业发展规划》,我市玻璃产业的发展思路是:充分发挥我市的区位、资源、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大力实施“科技、人才、创新、品牌”战略,加大投入,加强对外合作,以先进的技术为依托,以大企业大集团为支撑,在稳定玻璃总产量的基础上,加快淘汰低端生产工艺和产品,夯实平板玻璃基础,要点发展和功能性浮法玻璃、深加工玻璃制品,使沙河玻璃业向深加工、多品种、高质量、效率高益发展,倾力打造全国较好大的玻璃生产加工集散地。到2020年,全市玻璃总产量稳定在6000万重量箱,可生产20余种玻璃产品,其中功能、节能等高等玻璃产量要占总产量的80%以上。根据这一思路,下一步,我们将强化“五个支撑”:
1.大企业支撑。进一步加大对迎新、大光明、安全、长城等要点企业的支持、扶持力度,促其进一步上档升级,做大做强。引导和鼓励企业新上一批国家产业政策支持的高新技术产品,加大资产重组力度,走精品较好之路,培树几个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大型玻璃企业集团,依托这些大型企业集团带动行业的发展,标树沙河玻璃产业形象。
2.大园区支撑。大园区聚集大产业,大产业带动大园区。我们要进一步加大玻璃工业园区内的水、电、路、气、通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抓紧谋划和建设园区内的商务配套设施(玻璃贸易中心、商务中心、物流中心)、技术配套设施(原料分析化验中心、质检中心),力争把园区建设成为全国闻名的玻璃生产基地、全国有名的玻璃产品集散地、全国重要的玻璃高新技术孵化中心和转化中心。
3.大公开支撑。大公开带大投入,大投入促大发展。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立足全部、国内两个市场,开展多方式、多层次、多渠道的招商活动,吸引更多的全部、国内大企业到沙河投入资金玻璃产业,以改善产业、产品结构,提高行业的整体竞争力,力求靠大公开带动沙河玻璃业的大发展。
4.高新技术支撑。以玻璃研发中心为依托,积较争取国家建材联合会及协会的支持、帮助和指导。以玻璃企业为主体,进一步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技术合作,建立自主开发和联合开发的高新技术创新体系,走“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道路,不断培育有前瞻性和市场竞争力强的高新技术产品,加速高新技术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进程,推动玻璃高新技术企业的不断壮大。进一步加大引进人才和培育县域本土技术人才的力度,为玻璃产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很赞哦!(7)
热门文章
站长推荐
友情链接
- 备孕女孩受孕几率增加的健康饮食建议和体重注意事项
- 一种高效、准确测定油菜中维生素C含量的方法(三)
- 发酵剂对羊肉干中亚硝酸盐、亚硝胺残留量与风味物质的影响(一)
- 浅析放射化学实验室辐射防护及其三废管理
- 增稠剂对碳酸钙固体饮料冲调性及稳定性的影响(一)
- 茉莉花原生质体瞬时表达体系的建立及应用(二)
- 广州市居民膳食主要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暴露水平及其风险评估(一)
- 天威彩色透光薄膜光伏建筑整体化项目通过验收 ,行业资讯
- 这个玩具品类世界增长59% 2022年新品哪些能卖爆
- 北京丰台:多措并举规范双11网络集中促销活动
- 极氪副总裁朱凌:安全才是检验豪华的第一标准
- 何小鹏:未来10年只有5
- 食品微生物检验菌落总数测定方法的效果探讨
- 上半年光伏出口欧美骤降五成,市场研究
- 规范套餐、盲盒商品销售 上海发布疫情防控期间电商经营活动的合规警示
- 昆凌三胎想生什么 昆凌三胎想生男孩还是女孩
- 典型汞污染地区食物汞含量及人体汞暴露健康风险(一)
- 极星汽车与星纪魅族终止在华业务合作,中国市场年销量惨淡仅数千台
- 雷笋膳食纤维酶法改性及其理化性能和结构变化(一)
- 玻璃行业迎来消费旺季 价格有望上行,市场研究
- 食品采样、制备、样品管理研究中遇到的问题及对策
- 合川清平镇:十里玻璃产业长廊 打造中国日用玻璃产业基地 ,行业资讯
- 水中总磷溶液标准物质:确保水质磷含量分析准确无误
- 陕西西安推行“五办模式” 实现企业开办0.5个工作日办结
- 中药檀香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一)
- B.Duck Baby秋冬上新 用温暖迎接美好
- 四川省重点包虫病流行区土壤水等环境中虫卵污染情况监测
- 湖北:2021年食品抽检合格率达97.41%
- 吉林图们:开展辖区内隔离点供餐单位全覆盖督导检查
- 光伏补贴实施细则或年内出台 相关人士建议实行配额制,行业资讯
- 国内光伏政策单一 增幅受限制,行业资讯
- 保障食品快速检测结果准确性的探讨研究
- 北京朝阳:五措施强化食品安全监管 加强集体用餐配送单位食品安全监查
- 何小鹏:AI机器人研发难度远超AI汽车 500亿投入只是入场券
- 厦门翔安:立案查处9起销售未经检验检疫猪肉案
- 张家界“世界靠前长玻璃桥”明年竣工,行业资讯
- 光伏产业不能再做相关部门“宠儿”,行业资讯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黑果腺肋花楸提取物中氯化矢车菊素的含量及抗氧化性研究(三)
- 高效液相色谱法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的应用
- 广东发布“五一”假期特种设备使用安全提醒